顧老太太對顧興章夫妻倆的推诿卻有些不爽。
第二天一早她就起身,先把發髻盤得整整齊齊,褲腿也紮得利利索索,裹上裹腳布穿上小腳布鞋,然後下地拿潔牙粉刷牙,洗完臉又擦雪花膏,再撲點粉。
這是她多年的習慣,哪怕之前十年也不曾改過。
隻是她現在年紀大了,眼神不那麼好,臉上皺紋多卡粉也不知道。
一般人也不敢提醒她。
她按照習慣先出門遛彎兒。
在這一片兒,老太太遛彎也是一景兒。
她中等個子,闆着一張白臉,腦後一個黑包子,略駝背,背着手一雙小腳挪動得卻快。
等她一圈回來,微微出汗,就等着兒媳婦們做飯吃。
她往堂屋黑漆太師椅上一坐,喝口熱茶潤潤嗓子,“老大媳婦兒,元珩呢?
”
老大媳婦兒今年也五十七歲,一直沒工作在家裡做家務帶孩子。
她看了顧老太太一眼,小心翼翼道:“娘,元珩昨晚沒回來。
”
這要是以前,老太太指定發怒,可今非昔比,政策不一樣,而且元珩也不是小孩子。
顧老太太:“他也該娶房媳婦兒收收心了。
”
大兒媳婦:“娘,他才高考呢,也不知道……”
兩年前他接到任務去北邊國外搞生意,最近才回來,回來還參加了高考,也不知道考得如何。
原本她覺得兒子不用參加高考的,執行任務回來,肯定有工作安排的,誰知道他非要參加,說想進什麼商務部。
顧老太太:“元珩是咱長房最出色的孩子,那指定沒問題。
”
大兒媳婦提醒她,“娘,現在不一樣了。
”
大家各過各的,不興舊社會那一套了。
顧老太太卻不管,“哪裡不一樣?
甭管什麼年代,這家族也是團結就興旺。
你五叔一家也回來,現在在老家住着也該搬到京城來。
他們家那個孟昭,今年也老大不小了吧,該娶媳婦兒了。
”
大兒媳:“娘,興許人家……”
“興許什麼?
”顧老太太不高興了,“甭管外頭的閨女多好,她能有這京城的體面?
”
大兒媳就不說話了。
顧老太太又問:“那個小土匪,最近惹沒惹禍?
”
二兒媳的小兒子顧元祯,今年也十五歲,桀骜不馴,喜歡打架,小小年紀在四九城裡染了一身匪氣,顧老太太特别不喜歡他。
顧元珩倒是喜歡他,以前還時常帶着他出去跑,他也喜歡堂兄顧元珩,有話也跟他說。
正說話呢,顧元珩從外面回來,他穿着一身連體的舊工裝,原本的七分俊美三分邪氣,這會兒又糅雜了幾分玩世不恭。
“哥~”顧元祯在隔壁牆頭喊他。
顧元珩雙手插在褲兜裡,擡頭看他,“下來,一會兒奶看見要罵你。
”
顧元祯笑道:“我是小土匪嘛,我又不怕她罵。
”
古董老太太!
顧元祯活脫脫就是個熊孩子,小小年紀已經和人拜把子、稱兄道弟、組建孩子幫派,如今也是個小老大。
他平時跟哥們兒呼風喚雨習慣了,哪裡受得了老太太罵他?
他抓着牆外的柳枝,哧溜就蕩下來。
顧元珩伸手抓住他的肩膀把他拎住,“回家。
”
兄弟倆回家,顧老太太瞅着顧元珩就笑,再瞅着後面的顧元祯老臉就呱嗒拉下來,“整天欠打沒夠的玩意兒,早晚當個土匪給你抓起來。
”
顧元祯擰着頭撇嘴,非常不服氣。
顧老太太一拍桌子,“小小年紀匪裡匪氣像個什麼東西?
早晚害人害己!
”
顧元珩:“奶奶,元祯還是個孩子,您何必瞧他不順眼?
”他扭頭對顧元祯道:“以前大家都不正經讀書,是因為讀書不能給出路,現在恢複高考,讀書就是一個出路,你也該收心學習。
”
聽他這樣說顧老太太就很高興,又瞪着顧元祯,“瞧瞧你哥,再瞅瞅你自己!
”
顧元祯對顧元珩自然是崇拜喜愛的,可對顧老太太卻萬分不服,你一個封建老太太跑到新社會來耀武揚威,鬥了那麼多人,咋不鬥你呢?
看他梗着個脖子一副天王老子也不如他的架勢,顧老太太越發生氣,對顧元珩道:“你盯着他讓他好好學習,過兩年也得考個大學出來。
”
顧元珩笑了笑,“奶奶放心。
”
顧老太太就很滿意,這幾個孫子裡面她最喜歡顧元珩,這孩子識時務,該狠的時候狠,該軟的時候軟,該出頭就出頭,該示弱就示弱,有他爺爺的遺風。
振興家族,就靠他了。
顧元祯卻依然不服氣,讀什麼書?
他們家負責讀書的不是五爺爺嗎?
人家夫妻倆是大學教授,兒子讀書也厲害,哪裡還輪到别人讀?
他不稀罕讀書,也不稀罕當幹部,更不想入伍參軍,自然也瞧不起當工人,他不想受約束,就想自由自在當個老大!
他那些志同道合的小兄弟,都愛跟他混!
顧老太太一見着顧元珩就聊個不停,恨不得将自家這百年來的經驗教訓都教給他。
顧元珩:“奶奶,您還是先吃飯吧,反正我回來了,有的是時間聊。
”
顧老太太:“你們有時間,我是怕我沒有時間呀,你再陪奶奶坐會兒。
”
每一次社會變動,她都是熬、等,熬過了一個又一個坎兒,就盼着一家子團聚,都平平安安的,各有出息。
顧老太太對顧元珩道:“你别整天呆在家裡,你出門溜達溜達。
咱那些親朋,你多去轉轉,也給自己挑個最合适的媳婦兒。
”
顧元珩笑了,老太太這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脾氣是改不了的,不過老人家最懂分寸,也就跟他這麼一說。
外面顧老太太的二兒媳聽見卻滿心不高興,其他孫子、侄子娶媳婦,就是老太太說“啊,那誰家那閨女,賢良淑德,模樣周正,是個過日子的,配他正好”,輪到她喜歡的顧元珩就滿親朋家的閨女讓他挑。
挑模樣好的、性子可心的,最重要還得挑個家世清白位高權重對顧元珩事業有幫助的。
你當是挑太子妃呢?
怎麼就沒給你拉去勞改呢?
這個顧元珩也是會裝,在外面桀骜不馴,跟土匪也沒兩樣,回到家在老太太跟前就裝乖孫,合着裡外的好處都給你占呗?
顧元珩:“奶奶放心,這些等我大學畢業再說。
”
顧老太太和他絮叨這半天才開始說正事兒,“元珩,你見過五房小叔,你這會兒考完試也沒事兒,回老家一趟見見你五爺爺和奶奶,順便把他們帶回首都來。
他們的院子我一直給守着呢,回來就有地方住。
”
顧元珩:“奶,我正想去看他們,至于他們來不來還是看他們自己的意思?
”
顧老太太:“他們糊塗,我可不糊塗。
當初他們要是留在首都别去老家那裡,能被整得那麼狠嗎?
你看我留在這裡,你媽和你二嬸,都沒遭罪。
”
顧元珩:“奶,情況不一樣。
”
蘇菲是因為海外關系,她親哥和姐還在國外,一度被打成間諜。
顧老太太有道:“孟昭考的省大,省大哪裡能跟首都的大學比。
别想糊弄我這個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太太,我都打聽好了的,不管你報哪裡,高等大學都有優選錄取的資格,北大清大可以優先省大錄取他,是這樣吧?
”
顧元珩笑起來,“奶奶,是這樣。
您了解的沒錯。
不過小叔學外語和翻譯,其實在省大還是北大是一樣的。
”
國内頂尖的語言學家、翻譯家也就那麼幾個,顧興章夫妻倆在自己領域内也是頂尖的,顧孟昭在哪裡學都一樣。
顧老太太卻固執得很,“以後你就是咱們老顧家的當家人,你得學會為他們的前途考量,也得讓他們聽你的。
”
顧元珩心裡不以為然,面上卻越發乖順,聽老太太的話,哄得她開開心心的。
又聊了一會兒,顧老太太就準備吃飯,
顧元珩年輕人和老太太胃口不一樣,早飯就不陪她吃,帶着顧元祯先走了。
出了院門,顧元祯笑道:“哥,你要去陽城,帶我一起呗。
”
顧元珩:“你最近都不去上學?
”
顧元祯:“上學有什麼用?
我不想上學。
”
顧元珩指了指前面,“你看到了什麼?
”
顧元祯放眼望去,冬日的陽光并不暖和,但是依然明亮,照着兩邊的青磚灰牆,斑駁的紅漆木門,還有牆外被霜凍褪光葉子的柳樹,盡頭就是南北道路,遠處還是連綿不盡的房屋,全都斑駁破舊。
他道:“有什麼特别的嗎?
”
顧元珩:“你隻能在家門口這幾條街上混,哪怕你再大一點,也隻能在這巴掌大的地方混。
像你這樣想法的混子很多,他們都想靠着逞勇鬥狠混點名堂,每天在這首都城裡起起落落,不是被公安嚴打槍斃了就是自己鬥毆殘疾、死掉。
你如果想走這樣的路,結局是很明顯的。
”
顧元祯眉頭擰起來。
顧元珩:“我以前也覺得讀書沒什麼用,反正隻要我能打,天南海北任我闖。
自從去過北邊認識那些毛子,和他們做生意,我有了新的想法。
”
顧元祯:“什麼想法?
”
顧元珩:“我為什麼不光明正大和他們做生意?
一家生計,需要采買交換,一城生計,一國生計,皆是如此。
我相信,我們國家也不會一直遊離在世界之外,因為我們地大物博,人口衆多,我們自己閉關鎖國不行,國外勢力要想長期孤立封閉我們也不行。
我們需要世界,世界同樣需要我們!
”
所以他報考了北大的商貿專業,他以後要進商貿部,他要去和那些外國人做生意。
顧家百年前就是做生意起家的,隻為一家之利,自然遭人觊觎眼紅。
而為國家謀福祉,便有舉國支持。
顧元祯仰頭看着堂哥,總覺得他和以前有點不一樣了。
他約莫明白了,堂哥這是有理想,不對,不是理想,是正在想要實現的一些想法。
顧元祯低頭想了想自己的理想,他想當杜月笙那樣的大亨。
可現在是和平年代,他的理想是不是無法實現了?
顧元珩垂眼看他,“想跟我去陽城就收拾一下,等你回來再考慮要不要好好學習。
”
顧元祯高興起來,“我這就去收拾。
”
自從恢複高考以來,不管是能高考的還是不能高考的知青都想盡辦法回城。
當年熱血沸騰地喊出“紮根農村一輩子的口号”在他們自己看來就是一個笑話,頭腦發熱的胡言亂語。
誰會願意趴在那黃土地上,汗珠子摔八瓣兒,年頭忙到年尾,累死累活還吃不飽?
農村人都盼望着往城裡跑,吃商品糧,城裡人怎麼會想去下鄉?
讀書、高考是他們脫離困境的一大出路,有點學習天賦的都會拼,而沒有讀書天分的也不想認命。
這些年輕氣盛的知青,十幾歲到三十歲不等,紛紛絞盡腦汁要回城。
這無疑給城市一下子增加了巨大的負擔,不隻是口糧儲備問題,還有社會治安隐患。
每個城市都遊蕩着成千上萬甚至數萬的無業遊民,等以後政策放開隻怕還要更多,這些人的就業問題不解決,那社會治安就會越來越壞。
陽城的冬天已經流露出一點苗頭。
不管是區公安局還是各公安分局、派出所的公安人員全部加班巡邏辦案,可各地盜竊、搶劫等案件還是時有發生,尤其臨近年底,壓力越發大。
在這樣的情況下,薛明春被從縣公安局抽調到區公安局上班,負責指定區域的巡邏、治安等工作。
這樣她就有時間送林蘇葉上夜校。
每天晚上林蘇葉上夜校,小姑就送她們過去,等放學的時候她再去接,這期間還能加班巡邏。
不過周六是下午上課,林蘇葉不用她接送。
周六下午是答疑作業以及綜合課時間,綜合課是分類的,政治都要學,另外分文理,一個教室上曆史地理,一個教室上簡單的物理化學,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聽課内容,這是為以後進修高中課程打基礎。
林蘇葉喜歡美術,自然就選文科,曆史她聽顧孟昭和大軍說過不少,地理聽得少一些。
她很喜歡上這種綜合課。
今日周六下午有地理課,校辦主任說請了一位專業老師來講地理知識。
上課鈴響了,林蘇葉拿出筆記本,擡頭就見一個青年走進來。
青年個子瘦高,頭發略長,臉上還生着胡茬,看不出實際年齡,眼睛很亮,整個人有一種獨特的憂郁氣質。
這種氣質在很多藝術家身上都有體現,他們和其他人仿佛是有壁壘的,獨具一格。
“同學們好,我叫黃顯甯,是省美院的老師。
”他聲音也比較獨特,有點沙啞的煙嗓,卻喪喪的沒什麼活力。
林蘇葉仔細瞅了瞅,這人她見過啊,高考那天在外面寫生的。
不過當時她就顧得看畫了,沒仔細看人,現在一看,還真是帶着畫家氣質。
黃顯甯說完就直接開始講課,他捏着粉筆一口氣在黑闆上畫了一副國家地圖,分别把省份名稱标上。
他的字也有個人獨特的氣質,有點花體,隻是過于飄逸,顯得飄浮無根。
林蘇葉畫不出地圖,但是她有帶地圖啊。
薛明翊送給她的。
她就照圖臨摹下來,然後把老師講的筆記記在上面。
講了五十分鐘,黃顯甯讓大家自己整理筆記,有問題可以提問。
林蘇葉趁機問了幾個問題,完善筆記。
下課的時候林蘇葉看黃顯甯在擦黑闆,就主動問道:“黃老師,我能不能跟您請教幾個畫畫的問題?
”
黃顯甯回頭看了她一眼,“跟我?
”
林蘇葉點點頭,“對呀,您畫得非常好,我畫衣服的褶皺,還有明暗那些問題,總有點力不從心,不知道怎麼有條理地畫完美。
”
黃顯甯停下擦黑闆的動作,“畫畫沒有完美的,隻需要适當地表達就好。
”
林蘇葉:“黃老師不好意思,是這樣,我的基本功有點問題,因為是自學的。
”
黃顯甯:“你帶作品了嗎?
”
林蘇葉就拿出她畫的一副高考現場速寫小圖,上了一半色,半成品。
黃顯甯:“你不需要面面俱到,更不需要每個細節都抓住,隻需要表達你最關注的那個視角就可以。
”
她畫得有點散,可能都想照顧到,就顯得沒有重點。
至于基本功,在黃顯甯看來反而并不重要。
基本功是可以練的,每天堅持練□□會好起來的,但是一個畫者的感情、觀察力卻是不可多得的。
他建議林蘇葉再想想自己想畫什麼,深挖自己的思想深處,把那個視角投射進自己的畫作裡。
觀衆是會感受到那種視角深度的。
林蘇葉有所觸動,還是請教了他一些基本功的問題,黃顯甯也都有問必答。
林蘇葉就發現照書練和有老師教真的不一樣,照書練總會死闆走彎路,有時候好久自己才會恍然大悟,有老師教就能直擊問題,她一下子就明白。
“謝謝黃老師!
耽誤您時間了。
”
黃顯甯:“沒什麼,反正我有的是時間。
”
林蘇葉跟他再見,然後和劉鳳梅、李蘭秀先走了。
黃顯甯望着她的背影,有點發怔,他在美院周圍都是真空的,大家都躲着他。
在他身邊從來沒有這樣幹淨單純的眼神,那樣熱忱純淨,沒有試探、審視、輕蔑,也沒有算計,就是純粹地想要學習。
他之所以來省大夜校教地理,是被黃偉逼着來的。
原本學校讓黃偉來,黃偉卻覺得教一幫子文盲沒意思,就讓他過來,補貼卻是被黃偉拿走的。
不過黃顯甯也不介意,能夠離開黃偉他們獲得片刻的安甯,他覺得也挺好。
他離開省大不想回美院,就沿着路邊踢着一塊石子随意地走,不知道走了多久突然聽見有個婦女大喊:“小偷,快攔住他!
”
黃顯甯下意識擡頭看去,就見一個男人攢着一個包往自己這邊狂奔而來,後面有倆婦女在追。
他來不及多想,舉起自己的書包就朝那個男人攔過去。
男人惡狠狠地吼他:“不想死滾開!
”
黃顯甯雖然有點怕,卻沒有躲,而是輪着書包砸他,拖延他的速度。
男人被擋住,氣不打一處來,一拳就把黃顯甯打倒在地。
黃顯甯一下子抱住他的腿。
這時候劉鳳梅和李蘭秀終于沖過來,劉鳳梅輪着書包砸那個男人,李蘭秀也砸,很快有路人也過來幫忙一起把男人摁在地上。
李蘭秀跟黃顯甯道謝,這才認出來,“呀,這不是黃老師嘛?
謝謝你啊。
”
黃顯甯被打了一拳,臉上淤青有點嚴重,他卻沒當回事,也不讓她們管,就顧自先走了。
有熱心路人把那男人合力押送派出所,做了筆錄。
劉鳳梅和李蘭秀趕緊跑去和林蘇葉會合。
林蘇葉跑不動,所以追小偷的時候她就留在原地看車子。
林蘇葉關切道:“追上了?
”
離開省大的時候劉鳳梅說想去找賣菜的農民訂隻不怎麼下蛋的母雞,養幾天冬至節殺了吃肉,還想跟農民換點粉條啥的。
到了地方,她剛掏出包錢的布包就被個男人搶了。
劉鳳梅:“給我這頓追!
累死老娘了!
”
林蘇葉知道錢拿回來,笑道:“也是你倆能跑,給我自己就隻能自認倒黴了!
”
李蘭秀:“蘇葉,你比錢重要,你遇到這事兒可别追。
今兒虧得黃老師幫我們攔了一下,黃老師還被打了一拳呢。
”
林蘇葉:“黃老師?
沒事吧?
”
李蘭秀:“沒事,他可能有事先走了。
”
林蘇葉:“那回頭咱得謝謝人家。
”
三人買了東西回家。
林蘇葉剛到家門口,就見小姑嘴裡叼着個大饅頭騎着車出來。
林蘇葉:“明春!
”
小姑把饅頭拿下來,“嫂子,你回來啦,我去火車站巡邏,那裡小偷特别多。
”
林蘇葉:“明春乖啊,你好好吃飯。
”
這一天天的比正兒八經的區公安還忙呢。
小姑幾口就把大饅頭吃掉了,“嫂子,吃掉啦!
”
林蘇葉:“…………”
我一頓飯的,你幾口幹掉了?
大冷天的,饅頭不幹不噎得慌嗎?
小姑擡手摸摸林蘇葉的頭,“嫂子,我去巡邏啦。
”
她騎車嗖就跑了。
林蘇葉:“…………”
小嶺絕對是随根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