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古裝言情 重生後,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第六百三十二章 平安鎖的真相

  他的眼底閃過一絲狐疑,又閃過了一絲不可置信。

  他翻來覆去地瞧,不放過平安鎖上的任何一處細節。

  陸沅将他的神色盡收眼底,暗付太上皇給的東西,果真與秦王府有關。

  曾經有那麼幾瞬,他是懷疑過此物的真假的。

  他曾想過,太上皇的目的應當是對付千機閣。

  商将軍府與楚王府的血案,皆與千機閣脫不了幹系。

  太上皇對千機閣的痛恨不比他和孟芊芊少。

  為了引他對付千機閣,太上皇那個老狐狸,保不齊真會弄個假信物,将他推到明面上。

  權衡再三,他才一直沒有拿出一個不明真假的信物。

  眼下塵埃落地,大仇得報,不擔心會讓千機閣逮住把柄,他便琢磨着到皇祖父跟前試試也無妨。

  瞧這試探的結果,平安鎖真是個信物?

  梁帝皺眉問道:“此物,你何處所得?”

  “大周的太上皇給的。”

  陸沅據實相告,“他讓我帶着此物來拜會秦王府的一位故人。”

  “故人?你太爺爺麼?”

  梁帝喃喃。

  他與大周的太上皇雖是同輩,卻并無交集,倒是他父親年輕那會兒曾去大周遊曆過。

  “大周的太上皇可有說此物來自何人?”

  他問道。

  陸沅搖頭:“未曾,皇祖父,它當真是秦王府之物?”

  梁帝握緊了手中的平安鎖:“是。”

  胡烈落敗後,有關處置胡家的呼聲甚嚣塵上,朝堂上有保胡家的,也有彈劾胡家的,大臣們每日吵得不可開交。

  若在以往,梁帝早已将反對的聲音平息,然而這一回,梁帝閉朝三日,調查取證的事宜全權交由太子處理。

  本以為太子溫潤敦厚,頗有仁慈之風,不曾想太子的手段之淩厲,處事之果決,直叫滿朝文武傻了眼。

  斬草除根,毫不手軟,衆人仿佛看見了年輕的梁帝。

  誰說晉王是最得梁帝真傳的兒子?

  分明太子才是啊!

  胡烈雖死,然他與胡家的罪名一樁樁、一件件,罄竹難書。

  太子将搜集到的罪證呈上公堂,三司會審,大有将胡家徹底瓦解的架勢。

  胡烈的首級是黑甲軍的韓啟所斬,算是先斬後奏。

  在胡家人心裡,梁帝是絕不可能對胡家如此絕情的。

  他們盼着陛下彈回太子的折子,等來等去,卻隻等來了抄家滅族的聖旨。

  胡家人徹底慌了。

  勤政殿。

  梁帝正在看太子呈上來的奏折,小德子禀報:胡家人求見。

  梁帝不鹹不淡地翻開一本奏折:“不見。”

  小德子朝餘公公投去了求助的眼神。

  餘公公的眸光動了動,輕斥道:“陛下早說了不見胡家人,誰這麼沒眼力勁兒?”

  小德子忙道:“是胡家的一位族老,說是……陛下小時候,他還給陛下換過尿布呢。”

  聲音到最後低了下去,這種大逆不道的話,胡家人敢說,他不敢傳啊。

  餘公公不着痕迹地望向梁帝。

  梁帝合上折子:“宣。”

  胡家族老被帶到了禦前。

  他年長梁帝些許年歲,已至耄耋之年,走路顫顫巍巍,需得兒孫相扶。

  若非事關整個胡家的生死,他不至于如此折騰。

  “草民……”

  他當即就要給梁帝行禮。

  梁帝瞥了眼老态龍鐘的胡家族老,對他的兒孫吩咐道:“你們先退下。”

  二人不敢遲疑,乖乖退了出去。

  這族老着實可憐,早已不能自理,卻被拉到禦前力挽狂瀾。

  餘公公站到了他身側。

  他蹒跚地邁了兩步,到底是艱難地跪下了:“陛下……胡家有罪!”

  梁帝冷哼道:“既知有罪,受罰便是。”

  胡家族老聽着梁帝的冷漠之言,不由地一愣。

  “陛下!”

  梁帝不理他。

  餘公公給梁帝倒了一杯熱茶。

  胡家族老痛心疾首地問道:“陛下當真要如此對胡家嗎?胡家可是太後娘娘的母族啊!陛下此般,太後娘娘在九泉之下如何安息呀?”

  梁帝冷冷地問道:“是朕的母後無法安息,還是你們胡家貪生怕死?”

  胡家族老一噎。

  好半晌,他才找回自己的聲音:“陛下,先帝在世時,曾立遺命,永不動胡家,陛下難道想違抗先帝之命嗎?”

  說着,似是想到了什麼,他自嘲一笑,“自從陛下有了皇長孫,便性情大變,再也不似往日,原本我是不信的,今日一見,方知傳言不虛。不知皇長孫給陛下灌了什麼迷魂湯,竟讓陛下對自己的親外公一家痛下殺手!”

  梁帝目光沉靜地看着他:“胡盛當真是朕的親外公麼?”

  胡盛,胡太後生父。

  胡家族老迎上梁帝那犀利的眼神,心口猛地一震。

  梁帝翻了翻手中的折子:“胡家,朕是一定抄的,至于能不能保全幾顆項上人頭,就看族老你知道的多不多了。”

  胡家族老:“可是有人在陛下跟前胡言亂語——”

  他話未說完,梁帝拿出了陸沅交給他的平安符。

  餘公公接過平安符,遞到了胡家族老跟前。

  胡家族老不明所以。

  緊接着餘公公又拿出了第二個。

  胡家長老的臉色變了。

  餘公公意味深長地勸道:“族老,您還是招了吧,少吃些苦頭。”

  胡家無力地跌坐在地上。

  他的思緒放空了到了多年前,那時的他隻是個不到十歲的孩童。

  按理到了他這把歲數,早記不清兒時的事了,事實上他也的确多年未曾想起。

  可冷不丁提及,他才意識到曾經的一幕幕是如此記憶猶新。

  他第一次跟着父親去秦王府,見到了秦王世子策馬歸來,馬背上坐着一個素衣女子。

  “娘,仙女!”

  他指着女子說。

  他娘捂住他的嘴:“噓,别亂講。”

  後來,他從爹娘的談話中得知,秦王世子南下平叛,在民間娶了一個妻子。

  可秦王不同意這門親事。

  隻因他早早答應了與胡家的聯姻。

  一個民間的女子,遠沒胡家嫡女有價值。

  再後來,他又去過幾次秦王府,隻是再也沒見過那個女子。

  相傳她失蹤了。

  又相傳秦王世子為尋她,與父親反目成仇,撂挑子離開了西南,一走便是兩年。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