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哥兒和燕帥哥修新功法去了,七隻獸獸怪高興的,兩哥兒不在旁,他們可以開開心心地跟小仙子玩耍了呀。
然而好心情沒維持滿一炷香的時間,他們也被小仙子安排得明明白白——他們負責輾米和為缸、甕、酒壇鑿挖木蓋、木塞子。
一群獸獸繼兩哥兒後也鑽進如意屋,兢兢業業地當起了打米匠和木匠。
當然獸獸們比較自由,基本是白天幹活,晚上舒舒服服睡大覺,上工途中還能吃吃喝喝。
宣少燕少就比較慘了,縮骨功法是門好功法,但它難練啊,兩人讀取玉簡,知道了功法的修煉步驟,仿佛看到前面的地獄在向自己招手。
明明白白知道了功法程度是地獄級别的,兩人還不能當逃兵,他們答應了會好好練,大丈夫一言九鼎,不能食言而肥。
開弓沒有回頭箭,如今箭在弦上,隻能硬着頭皮學。
在沒練出點成績前,宣少燕少自覺沒臉見小蘿莉,各自将如意屋大門一關,自己将自己關小黑屋。
兩帥哥對練縮骨功很上心,樂韻很滿意,她也沒去偷窺,駕着靈舟趕路。
靈舟在空中飛行兩天兩夜,在第三天的半上午時分,從雲海之上下降到距地千丈高的高度,緩慢航行。
在如意屋内上工的獸獸們并沒有發覺靈舟下降了高度,也沒發現它減速了,仍打米的打米,鑿木頭的鑿木頭。
靈舟在空中平緩航行,金色的防禦光罩在冬日的明光下泛發着耀眼的光芒,遠遠看去頗像是一輪初升的太陽。
數百裡之外,一柄法劍載着二十餘人從南邊向着北方疾行,法劍由一位老年的青袍修士駕禦,劍上又放着一枚葉子形飛行器,其他人皆坐在飛行器内。
葉子形飛行器内的人,有幾個躺着,其他人在打坐,法劍張開一層薄薄的結界,将寒風隔擋在外。
駕馭飛劍的修士,遠遠看到從北向南而行的一團金光,眼底浮上幾分光,催着飛劍全速飛行。
飛劍的速度再快也快不過金色團,不過眨眼前,前面的金光便近在眼前,耀眼金光團裡的靈舟也赫然在望。
老年修士在隔着幾十裡遠的地方便停下,定睛看去,看清張着金色結界的靈舟船頭坐着一個穿藍衣裙的女小修。
那一刻,他激動得眼裡迸出灸熱的光芒,遠遠地躬下身:“靜郡寒氏子弟有禮了,敢問前面可是長生樹守護者尊駕?”
飛行器内打坐的衆人,聽聞聲音,驟然睜開眼,直直望向前方,霍然見前方一艘靈舟如光照至。
靈舟太快,眨眼間飛到衆人眼前,靈舟停下時激的狂風差點把飛劍掀飛出去。
躬身行禮的寒氏大乘,隻得忙忙将飛劍穩住,與此同時,相距他不足百丈遠的靈舟的金色結界也消失。
端坐在靈舟船頭的藍裙女修,眉眼含笑,聲如碎玉:“你們是奉靜郡郡君之令前往甯城的使者?”
剛穩住飛劍的寒氏大乘,看清靈舟中女修的面容,神容激動,俯身,頭低到膝蓋之下,顫聲回話:“回仙子的話,我等正是奉郡君之令趕往甯城朝見長生樹守護者的使者。
在下是寒氏子弟,寒氏受托護送代郡君前往甯郡的府正前往甯城。
因速度有限,趕了幾個月的路距甯城仍天遙地遠,原以為無緣拜谒仙子,沒曾到竟在途上遇上仙子尊駕。
寒氏子弟拜見長生樹守護者!神樹長盛,仙子長健!”
葉子飛行器的衆人,也終于如夢初醒,連滾帶爬地爬起來,有的躬身,有的就勢跪在飛行器上,向着靈舟上的神樹守護者行禮。
在幹活的獸獸們,聽到仙子與人說話的聲音,立馬扔下活計,像沖天炮似地竄出如意屋,跑到小仙子身邊。
打量空中的人幾眼,衆獸獸又沒了多少興趣,又嗖嗖地鑽如意屋當個努力幹活的好獸獸。
獸獸們的速度太快,以至飛劍在行禮的衆人都沒看清樣子。
“免禮,你們靈力紊亂,再不好好調息,強行勉力而為,恐損及根基,且将飛行器移入本仙子的靈舟上來緩緩神再說話。”
樂韻點點頭,自己特意将靈舟從雲海之上下降到半空,就是為遇這一支人馬,如今如期将人遇上了。
飛行器上的衆人聽到仙子讓他們去靈舟上歇歇,激動得呼吸不順。
寒氏大乘心情澎湃,小心翼翼地駕飛劍慢慢朝前飛,到了靈舟邊緣外,慢慢地挪進靈舟。
進得靈舟,趕緊讓飛行器移到靈舟的甲闆上,收起飛劍。
飛行器内的人忙跳到靈舟的船闆上,整理儀容,再次行禮。
靜郡城因離甯城太遙遠,靜郡郡正派遣與甯郡交界的一府府正趕往甯城,府正攜帶八位随從。
靜郡的郡正姓寒,出自護送府正前往甯城的修仙世家寒氏家族。
由寒氏護送府正去甯城,可謂是公私兼顧,當然,就算郡正不是他們家的人,若讓他們負責護送府正去甯城拜谒神樹守護者,他們也會竭盡全力地覆行護送之職。
待靜郡的人上了靈舟,樂韻開啟防禦結界:“不必多禮了,自己好好調息吧。”
寒氏大乘、劫變與合道修士共有十幾人,府正與随行共九人,二十餘人行了禮,站得筆直筆直的,被仙子勒令調息,先是遲疑了一下,終究抵不住勞累,坐下調息。
修士們輪流日夜趕路,早就不堪重負。
府正與随從員也有幾個小修士,他們不用駕飛行器或飛劍,然而,他們唯恐等他們趕到甯城時仙子早就離開了,心情焦慮,整天憂心沖沖的,也折騰得個個神容憔悴。
如今遇上仙子,神經一松,人就撐不住了。
府正與随從們倒下去後不到片刻功夫便酣然入夢。
修士們坐下調息,很快也入定。
待睡的人睡穩了,修士進入修煉境界,樂韻調轉靈舟,上升到雲海之下,朝着甯城方向疾飛。
小仙子收留了一撥人在靈舟上,獸獸們也不喜與其他人族打交道,幹脆貓在如意屋足不出戶。
府正與随從們一覺睡到自然醒,醒來時看見的是一層薄薄的金光,金光之外則是黑暗。
衆人發了一會兒呆,神智回歸,心驚膽戰地打量四周,寒家的衆真君們仍在修煉,神樹守護者則雙目微合,不知是閉目養神還是修煉。
他們生恐弄出聲響驚擾了修士和神樹守護者,小心活動一下四肢,又躺着不動。
躺着躺着,不知不覺間又睡着了。
寒氏家族的衆修士累得狠了,修煉了一天一夜才相繼從修煉狀态中回神,最早緩過來的是兩個大乘修士,他們約于卯時初結束修煉。
但兩人并沒有動,觀察到靈舟在空中飛行也沒露出任何異色,仍安安靜靜地打坐。
當黎明降臨,寒氏其他人經曆一番調息也緩過神,相繼結束修煉。
一群修士靜等到辰時初刻,府正與随從們也睡醒了。
寒家真君為府正與随從用除塵術打理一番,取辟谷丹給他們服食。
睡足了,人也精神了,府正整理衣冠,帶着随從走到仙子前方,代郡正朝見神樹守護者。
“坐吧。”樂韻受了禮,讓靜郡的使者與寒氏修士們坐:“如今在去甯城的路上,大約還有一億四千萬餘裡的路程。”
正想走向圓桌座椅的衆人驟驚,仙子竟然親自送他們去甯城?!
寒氏大乘微驚:“原來仙子您沒在甯城,來了甯郡各府遊曆。”
“本仙子于正月十一離開甯城啟程南行,在距甯城約二億三千萬餘裡外遇上你們。
以你們的行速,趕到甯城得以年來計,念你們靜郡衆人誠心為本仙子塑像的這份誠意上,本仙子送你們一程。”
樂韻幹脆利落的說真相,辛合國每郡都立了仙子捧樹圖的像,然而,縱觀辛合境内諸郡,唯甯、安、平、靜四郡的信仰之力最濃,人心最純。
因此,在還沒見靜郡使者時,她也為靜郡留一份法寶。
一群人大吃一驚,寒氏大乘驚得起身行禮:“我等前往甯城是為朝見仙子,竟然有幸在路上遇上仙子尊駕,不必再去甯城,實不敢再勞仙子耗費靈石。”
“本仙子臨行前,贈平安甯靜郡各郡一份法寶,靜郡的法寶交由商郡君代管,你們靜郡不要麼?”
法寶??府正與寒氏真君呼吸滞了滞,無比誠實地躬身:“多謝仙子賞賜!”
怎麼可能不要?
神樹守護者賜賞,莫說賜得是法寶,就是仙子賜根枯草,他們也會如珍似寶的帶回去當吉祥物供奉起來。
寒氏修士與府正等人再沒說不去甯城的話,府正拿出一隻托盤,呈上兩隻儲物袋:“郡城離甯城太遠,郡君有心想前往甯城瞻仰仙子聖容也有心無力,遣小民代為前往。
郡君令小民備薄禮一份,小民代府轄治内衆百姓們也備一點薄禮,敬賀仙子新年吉祥如意!”
“寒氏家族上下敬仰仙子,聞知仙子駕臨甯郡,隻歎無緣朝見,寒氏以微薄之禮敬賀仙子新年吉祥。”
府正開啟獻禮儀式,寒氏一位大乘也取出一隻托盤呈上寒氏的朝賀禮。
兩人躬身,頭低于膝,将托盤舉過頭頂。
“你們有心了,坐。”樂韻擡手接過兩隻托盤放在桌面,讓一群人坐下說話。
寒氏衆真君與使者們行了謝禮,起身到桌前入座。
樂韻看靜郡和寒氏送來的朝賀禮,大約因距離問題,信息不流通,靜郡隻知她是因購糧才入甯城,靜郡讓使者備一百二十億斤糧食,各種上貢皇族的貢品果類一百箱。
府正備糧二十億斤為朝賀禮,寒氏家族是修士家族,禮物中有五十億斤糧食,自己培植的靈植十萬株,能煉器的精礦五十箱。
看過三份禮物,樂韻将糧食和貢果轉進自己口袋,分别回郡守府和府正各一份回禮,寒氏送的禮物隻收下糧食,也另回贈一份法寶。
接收禮物,将裝有儲物器的托盤轉送府正與寒氏大乘面前。
府正取回儲物器,瞅了瞅,看到仙子賞的回禮,喜之不盡。
寒氏大乘也查看儲物器,發看仙子賞了法寶,自然喜出望外。
當看到靈植和精礦原封不動,急得站起來:“仙子,寒氏這份薄禮……”
樂韻截斷他的話:“你們送的糧食,本仙子極是喜歡。
世俗界的修行世家收集修煉資源不易,修煉資源寒氏自己留着。”
寒氏大乘明白了,仙子不收貴重禮物!他也沒辦法,謝過仙子,又坐下,心底遺憾家族沒有存更多的糧食。
距離甯城還有一天多的路程,樂韻讓一群人随意,自己又閉目養神。
寒氏修士駕駛飛行器都那麼耗神識,何況仙子駕駛的還是靈舟,他們也沒敢打擾仙子,坐了坐,悄悄地去他們的飛行器内修煉或休息。
靈舟在空中又飛行一天一夜,于元宵節當天的上午午時初,飛至距甯城不足千裡遠的空中。
樂韻讓靈舟下降到半空,關閉防禦法陣,通知寒氏修士等人:“這裡距離甯城約千裡,餘下的路你們自己走。”
“仙子,您不進甯城嗎?”一群人眼巴巴地望向仙子。
“本仙子趕時間,不能再耽擱了,你們去罷。”
“多謝仙子憐憫。”寒氏衆真君拜謝仙子送行之恩,将飛行器挪出靈舟,停在空中躬送神樹守護者。
送佛送到了西,樂韻開啟靈舟防禦,掉轉船頭,斜刺着飛向遠方,幾個呼吸間就飛至雲海之下方。
當靈舟平穩飛行時,一群獸獸鑽出如意屋,湊仙子身邊叽叽喳喳地問那些人送了多少糧食做禮物。
“仙子,您都跑那麼遠了,還特意送他們來這,您做虧本生意啦。”
人形獸們幫小仙子算靈舟的消耗,什麼算都覺得不合算。
“我缺糧食不缺靈石,靈石不夠,找條靈石礦脈挖一些就是了,想湊齊十幾億斤上百億斤的糧食可不容易。”
送靜郡使者到甯城,一個來回就是四億多裡,靈舟行程四億多裡消耗的靈石比收到的糧食的價值還多。
僅以錢這種貨币來論,虧大了。
珍愛糧食,重視糧食,是一個農民刻在骨子裡的本能。
身為農民的孩子,樂韻也遺傳到了祖輩們的優良品質,在她心裡,糧食比靈石珍貴。
小仙子最喜歡糧食,獸獸們不再就價值問題糾結不清,湊小仙子身邊玩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