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第一百七十二章
徐宴耐着性子等了三日, 地方官果不其然沒有聽令行事,他二話不說立即去地方駐軍的營地請求出兵幫助。早在南下之前, 徐宴便已然預設了各種情況。地方官不聽從京中命令, 他也早早問武德帝拿到了調令。地方駐軍見到調令,命地方駐軍拿下地方官,強勢接管堤壩的修繕。
有些事不能拖, 拖得越久越容易後患無窮。
拿到堤壩修繕的掌控權以後, 一來,徐宴立即命人冒雨疏通河流脈絡。讓暴漲的水能南下入海。二來, 命令所有人打撈浮屍, 定點焚燒。三來, 他迅速建立救濟驿站。盡官府之所能, 将受災地的百姓集中收容, 并号召所有當地百姓喝水必須煮沸方能入口。
徐宴的動作很快, 在短短半個月便建立了四個收容驿站。大雨淹沒了大批的村莊,但贛南多山,還是有不少村莊本身地勢較高, 沒有受到洪澇太大的影響。暫時将災民安置在沒受災的山區村莊, 但沿途的道路被大雨沖毀, 低窪的地區積水, 那麼多張口, 糧食的缺口依舊是個大問題。
徐宴已經在盡自己的可能救治,架不住受災面太廣, 受災百姓太多。他所能做的, 已經是情況嚴重以後的亡羊補牢。不能說沒有用處, 隻能說,為時已晚。
地方駐軍能提供的幫助有限, 況且沒有充足的銀兩做後盾,地方的财政根本支撐不住現在的災情。
南下之前,京中得知的消息過于粉飾太平,以至于南下的人沒有做太充足的準備。
突然發現情況比預料得嚴重太多,來的人短時間内很難拿出萬全之策。其實不僅僅是河面上的浮屍的問題。大雨沖的不僅僅是村莊,還有附近的山林。山林中栖息的動物洞穴被水淹沒,大批的動物死亡。一些百姓在極度饑餓之下,不少人根本不顧命令撿動物的浮屍煮來吃。
即便再不懂生化知識,徐宴也知吃這些東西的人極有可能害病。但是人在快要餓死的情況下,也沒有多餘的心思去考慮得不得病。徐宴心急如焚,他如今有一種強烈的預感,洪澇之後必有瘟疫。
情況危急,徐宴接連地寫信入京,請求京中支援救濟。
與此同時,遠在京城的蘇毓收到了徐宴寫來的家書。徐宴人到了贛南,每隔三日便會寫一封信給蘇毓。大多都是在交代贛南這邊的狀況,以及詢問蘇毓的身體如何。
他被突然派往贛南,出發之時蘇毓的身體還沒有好全。京城有太醫和皇後娘娘照看,人不會出什麼事,但徐宴多少還是會擔心。毓娘看似冷清,但心實在太過純善。京中的那些人都是欺善怕惡之徒,徐宴十分擔心自己不在,有人會仗着蘇毓心地善良拿捏她。
蘇毓不知自己在徐宴心中是個傻白甜的形象,她光是看信就眉頭緊緊蹙了起來。
與徐宴不懂生化知識不同,蘇毓是生化系的博士生。在古代,如此不健全的醫療衛生狀況,洪澇之後必定會有狀況發生。徐宴信中描述的場景,蘇毓已經預見了疫情的可能。
蘇毓本來不想回信的,畢竟心裡還存着個疙瘩,打算晾一晾徐宴。但如今得知了贛南如今的狀況,她自然也收起了自己的小情緒。不管如何,藥材,糧食,大夫,這些必須要盡快送到贛南。雖說瘟疫不是必然會發生的狀況。但一旦發生,在古代這種醫療水平下,極有可能釀成不可挽回的苦果。
這般想着,蘇毓便立即收拾收拾,命下人備馬入宮。
說起來,那日梅花山莊一行,白皇後與武德帝徹底鬧翻。蘇毓雖然不太了解兩人之間的糾葛,但那日目睹了武德帝面不改色刺死白清樂以後,她對這個生父便打心底覺得膈應。
武德帝卻不知蘇毓心中所想,他近來對蘇毓頗有些慈愛和慷慨。因為白皇後的冷漠。武德帝如今将主意打到蘇毓的身上。這段時日,好東西如流水一般進了公主府。武德帝似乎寄期望于蘇毓,總想着通過對蘇毓好來緩和與白皇後之間的關系。
關于這些賞賜,蘇毓哪怕不想要也退不回去,隻能接着。不過顯然武德帝的這一招沒有起到多大作用,白皇後依舊不搭理他。
中宮與武德帝的關系惡劣,可樂壞了其他宮的娘娘們。不少宮的妃子們趁機籠絡聖心。但武德帝從紅梅山莊回來以後意志消沉,對寵幸美人兒失去了興趣。得了空閑便會去未央宮找不自在。每回都是舔着臉來,滿臉晦暗地離開。時日久了,武德帝難免将怒火撒到了别宮不長眼的女子頭上。
如今宮裡愁雲慘淡的,很是消停了一段時日。
這些宮内的紛争姑且不說,蘇毓拿着信件便匆匆入了宮。事實上,徐宴不僅給蘇毓的信裡告知了贛南的情況,内閣也收到了徐宴的密信。内閣如今就在為給贛南多少支援頭疼,萬老爺子為此跟戶部尚書争執不下,遲遲不能做定論。
蘇毓到了未央宮時,武德帝剛好也在。帝後兩人各據一方,雙方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不得不說,武德帝此人在某些事情上還挺有毅力的。從紅梅山莊的事情發生到如今,已經有半個月過去。武德帝隻要得了空便會過來未央宮。不管白皇後給他怎樣的冷臉,他下次依舊雷打不動地過來。
“毓娘,”正在兩人僵持之時,蘇毓就過來了,“你怎麼這個時辰過來?”
蘇毓一看這陣仗,不知該說自己來的是時候還是來的不是時候。她跨過台階進來,先是給武德帝行了一禮,轉頭又給白皇後行了一禮,這才開口說起了來因。
武德帝本來還想着蘇毓來的正是時候,沒想到她一進來說的還是贛南大雨的事。
關于贛南的大雨,老實說,武德帝并未當一回事。不過是下雨罷了,河水暴漲決堤。等雨停了,過幾日便能褪下去。正月裡還沒到春耕的時候,大雨又耽擱不了什麼事。
私心裡對此不以為然,他裝模作樣地沉吟片刻,擡眸瞥了一眼白皇後。直說這樁事他早已知曉,且贛南的暴雨有内閣定奪,讓蘇毓不必太過擔憂。說着話,他慢吞吞地原地踱了幾步。雖然未曾當着白皇後的面說蘇毓什麼,但顯然他覺得蘇毓關心的有些過界。
蘇毓與白皇後對視一眼,注意到蘇毓臉上的憂色,白皇後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
“有什麼話,毓娘你且直說。”
蘇毓當然也知道古代有‘女子不可幹政’的說法,但是這件事并非小事。若是當真發生了瘟疫,将不止是一條人命的問題。贛南十幾萬的百姓,一旦爆發瘟疫,在這種天氣和醫療條件下,絕對會變成載入史冊的大問題。瞥了一眼白皇後,蘇毓無法從專業的角度解釋什麼病毒。隻能言簡意赅地解釋什麼情況下人的身體會生病。會生什麼樣的病,這種病會有怎樣的傳染效果。
“一旦發現人傳人的現象,那必然就是瘟疫。”蘇毓冷靜地吐出這兩個字,白皇後的心跟着砰地一跳。她吐出一口氣,鄭重強調,“曆朝曆代都有過這樣的教訓,還望陛下慎重。”
白皇後眉頭蹙緊了:“可有确切的依舊?若隻憑臆測,朝廷很難開國庫撥款。”
“這并非是臆測,而是有備無患。”蘇毓也知道單憑自己的推斷,很難說服武德帝,“自古以來,瘟疫都是通過人的唾液,屍體,近距離接觸和水源傳播。一旦有人傷亡,需要及時處理屍體。屍體若不能及時處理,腐爛以後滋生的屍毒,會通過風染上附近的活人。”
武德帝聽完半晌沒有開口,顯然對蘇毓危言聳聽并不在意:“朕知曉了,你安心吧。”
一拳打進棉花裡,蘇毓梗得半天喘不上氣。
白皇後是相信蘇毓的說法,但是,她所說的這些事情還沒有苗頭。單單通過大雨,是沒有說服力的。在朝堂那些人的眼中,一切都隻是蘇毓一個婦人的推測罷了。推測無法說服朝臣,也無法說服武德帝。偏頭看了一眼武德帝,果然武德帝滿臉不耐煩,根本就沒有聽進去。
“罷了,你先回去。”白皇後不想蘇毓因為這件事被武德帝忌憚,隻能到此為止,“等後續宴哥兒的信件上來,确實有不妙的苗頭。陛下和内閣會處置的。”
蘇毓接受到了白皇後的眼色,心裡咚地一沉。
武德帝的模樣,顯然是不想再談。他轉過身去,目光已經落到白皇後身上,壓低了聲音說起别的事。蘇毓站在一旁模模糊糊聽到他還在為紅梅山莊金屋藏嬌的事情做解釋,頓時有種無言以對的沉重。
知道今日的請求不會有結果,蘇毓吐出一口氣,告退。
“莫要擔心,”白皇後看她臉色不對,“朝中自有人盯着這樁事,你且安心。”
蘇毓安心不了。
離開了皇宮,蘇毓總覺得南邊會出事。雖說徐宴素來機敏,但若當真爆發瘟疫,他身處當地,再機敏也不能讓他避開瘟疫。出宮以後,蘇毓便命人大肆購買草藥。消毒殺菌的,抑制風寒的,快速退燒的,急速止瀉的等等,蘇毓專門請教了太醫,照着這些方子去采購藥材。
蘇毓在京中搜購藥材,徐宴這邊還真發現了一點有人上吐下拉的苗頭。
人不多,就兩個。是吃了從河裡撈上來死獐子的肉,已經腹瀉了三無日。原本救濟站裡想着等人死了拉出去焚,但徐宴命人盯着。這事兒立即就上報給徐宴了。徐宴一直警惕着瘟疫,雖然隻是初期有人腹瀉,但他依舊命人嚴格地監控此地百姓。
腹瀉的事情暫不論,五河在徐宴強制要求疏通的情況下終于挖通了幾條河道。洩洪之事短期内沒辦法見效。但河面暴漲的局面得到了緩解。
徐宴看着還沒有停的雨勢,下了一個在所有人看來瘋了的決定:“北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