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皇子心傷身體康複 賀氏終有喜(二)
臘月底長安皇宮,三十五歲的開國皇後慕容英順利生下了一個小皇子。
何冬賜名為何義珏,故意透出口風要冊封小皇子為太子,不出意料地立刻遭到文武百官的反對,理由是自古立長不立幼。
“既然這麼多人都反對,朕不是昏君。
此事延後再議。
”何冬在非正式場合表态。
自有拍馬屁的官員提議道:“陛下,即封不了太子,可以先封王。
”
何冬搖頭道:“絕對不能封王。
”
文武百官便都認為何冬一定要直接封何義珏為太子,那麼傳聞在外面養病的何義揚就與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尊貴的太子身份無緣。
何義揚再次消失在有心人的視野,處于安全狀态。
正在坐月子的慕容英從何冬嘴裡得知此事,目中光芒詭異,瞧着躺在身旁一丁點大頭發烏密、皮膚粉白、眉眼秀美漂亮的嬰孩,微笑道:“冬哥料事如神。
”
嬰孩睜開明亮純真的眼睛,發出嬌嫩的哭聲,兩隻小手從被子裡伸出來在空中亂抓。
兩個大宮女趕緊過來,一個抱起了嬰孩,一個要扶了慕容英坐起來。
何冬搶在前頭扶起愛妻,柔聲道:“英妹,你受累了。
”
慕容英白天親自給嬰孩哺乳,夜裡給嬰孩吃由元洪子親自熬得去了膻氣的羊奶。
未經慕容英許可,任何人不能抱嬰孩,更不能看嬰孩裹在衣服裡的身體,便是嫡長姐何義芸至今也隻是抱過嬰孩幾次而已,更别提對慕容英妒忌要死的妃嫔。
嬰孩身體若有不适,由丁素然醫診,赤靈子配藥,不用皇宮太醫院的太醫。
慕容英眼睛裡流露出堅韌不屈的光芒,一語雙關道:“我們的孩子,我願意為他們做任何事。
”
帝後如此看重何義珏,天下各方勢力關注何義揚的目光不到一個月就全部轉到了何義珏身上。
年前的下着大雪的下午,何義揚在潭州書院李府的書房正在做着功課,意外地收到了何冬的親筆信。
這是何冬給他寫的第三封信,信一共五頁,内容比前面兩封信都要多。
何冬開春讓何義揚在潭州書院上學。
何義揚的授業老師多了一個,便是書院胡院長。
“小胖子有許多的小郎夥伴,他為了陪伴我,今年整整一年沒有去書院。
昏君,過了年開春不用你說,我也會與小胖子一起上書院。
”
何義揚回想到丁素然、赤靈子走時的情景,心裡激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委屈心酸與抱怨。
他把信揉成一團準确無誤地扔進炭火銅盆。
李炳、李雲青、曲快手均寫回家書,今年不能回潭州過年,讓家人不要想念。
二月初李雲霄、何義揚參加潭州書院春季招考,在十歲以下考生裡面分别排名第一、七名。
李雲霄的小夥伴去年就都考上了潭州書院,跟他玩的時間都減少許多。
今年他終于進入書院,聽課時能跟小夥伴一起。
當年李晶晶在船上救下落水的小家夥秦山憶已經九歲,考了第二十三名。
劉喜娘的兒子劉風十一歲,在十歲以上考生當中考了第三十五名,準備三月參加縣試考秀才。
二月底,賀氏被李晶晶診出懷了一個多月的身孕,李家上下歡喜。
賀慧淑特意帶着兩個小兒子來瞧看賀氏,真誠的道:“妹妹,你若懷得是小娘。
我就讓你姐夫給爹寫信,讓他把邦郎過繼姓賀。
”
“姐姐,我的兩個外甥都入了秦家祖譜,豈能說過繼就過繼?
”賀氏伸手撫摸着未隆起沒有一點動靜的腹部,目光期盼,有些激動地道:“就算我這胎不是小郎,下胎肯定是。
”
賀慧淑神采飛揚,低聲道:“如今我爹已免了我婆婆的管事權,府裡的大小事都由我大嫂主持,又沒了本家作祟,過繼邦郎的事不是你想象的那麼難。
”
賀氏語氣堅定地道:“已經決定的事,不要輕易改變。
”
這一天,已是七歲的李晶晶來到賀氏跟前,說了些話,問道:“娘,你怎麼才能懷上我的小弟弟、小妹妹呢?
”
賀氏柔聲道:“去年你爺爺跟你大哥剛走,你大姨給你生了兩個孿生小弟,我們家與秦家的事都很多。
我豈能要細伢子。
”
李晶晶主動提出道:“娘,你在家裡好好休養,府裡的事交給我吧。
”
賀氏握着小女兒的小手,目光寵溺,莞爾道:“你年紀小,要制許多藥,開春了還得辦女子學堂,我哪能再讓你管家,把你累着了?
府裡的事我都安排好了,你莫操心。
”
李炳去了北地,特意把得力幹将李立留在府裡。
李立不是一般的管家,而是身帶五品官職的武官,又擁有朝廷特殊組織高層人物的特權。
府外的許多事情不用賀氏出面,李立就給辦了。
府内的事,賀氏識人準,用人得當,又有李立把着關,不會出半點差錯。
李炳還留下了另一位辦事能力極強的屬下李北。
李北的官職不高,隻是七品武官,但是性格沉穩内斂,出身道教,江湖經驗豐富,交友廣泛,路子多消息靈通,辦事能力很強,服從賀氏指令。
賀氏跟前的洪老三武功比李北低些,性格看似豪爽粗犷,實則心細謹慎,能交付要事。
另有二管家李山、三管家李海、大奴婢李愉、李悅等人,會武功能力強,對李家忠心耿耿,都是可用之人。
李晶晶問道:“娘,我把望清、望水調到你跟前,把望英調到奶奶跟前可好?
”
望水就是那個被魔僧手指戳眼的少女道姑。
她的傷眼去年年初三經過縫合手術,至今已恢複了六成。
子靜觀主把她留在侯府,聽從李晶晶指令。
賀氏與曲氏跟前的大奴婢會武功,但是比不了武道姑望清、望英、望水。
年前李晶晶就跟三女說過此事,三女都是心寬之人,隻要仍在李府就行。
賀氏心裡非常欣慰,道:“你有這個孝心很好。
你的提議我同意。
咱們一起去問問你奶奶。
”